美國近期推出的產業新政正在重塑全球銅材供應鏈格局。這項被稱為『北美優先』的政策方案,不僅為當地製造業注入強心針,更意外引發國際銅材市場的劇烈波動。
根據最新貿易數據顯示,過去三個月北美地區銅材進口量激增47%,創下十年來最大單季增幅。市場分析師指出,這種異常流動主要源於美國政府推出的『關鍵材料補貼計畫』,該計畫為使用北美產銅材的製造商提供最高15%的稅收抵免。
『這不僅是單純的價格競爭,更是一場產業戰略的重新布局。』金屬產業研究機構主管馬克·湯普森分析道。他進一步解釋,補貼政策使北美銅材採購成本實際低於國際市場8-12%,這種價差足以改變全球採購決策。
智利、秘魯等傳統銅材出口大國首當其衝。據悉,兩國對美出口量已連續五週下滑,部分礦場甚至考慮減產。與此同時,美國亞利桑那州、加拿大魁北克省等地的新礦場開發計畫卻如火如荼展開,多家跨國礦業集團已宣布增資擴產。
業內人士透露,這波銅材流動還隱含著更深層的產業焦慮。『電動車與綠能產業的爆發性成長,使得銅材戰略地位大幅提升。』全球金屬交易商聯盟主席艾瑪·陳指出,『各國都在確保自身供應鏈安全,這已不僅是經濟議題,更是國家安全考量。』
這種趨勢正在改變傳統貿易模式。以往依賴長期合約的銅材交易,現在出現更多現貨市場操作。倫敦金屬交易所數據顯示,北美交割點的銅庫存週轉率提升至歷史新高,而亞洲倉庫庫存卻持續累積。
對於台灣相關產業而言,這波變動既是挑戰也是轉機。部分線纜業者已開始調整採購策略,將部分訂單轉向北美供應商。『雖然運費增加,但綜合稅務優惠後反而更具成本優勢。』台中某上市公司採購主管私下錶示。
金融市場同樣反應劇烈。追蹤銅礦類股的ETF近一個月漲幅達22%,遠超大盤表現。分析師預測,隨著美國基建法案持續推進,這股銅材西進潮至少還將持續18-24個月。
這場由政策驅動的資源大遷徙,正在改寫全球工業材料的版圖分配。當各國紛紛築起產業保護牆之際,如何在這場銅材爭奪戰中保持競爭力,將考驗每個市場參與者的應變能力。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飲水機皆有含淨水功能嗎?
無線充電裝置精密加工元件等產品之經銷
影響示波器測試準確度的五大因素
提供原廠最高品質的各式柴油堆高機出租